微生物是對藥品原料、生產環(huán)境和成品造成污染的重要因素,也是造成生產失敗、成品不合格、對人類造成危害的重要因素。所以分離得到的污染微生物,進行微生物鑒定,是十分必要的,也可為檢驗和生產提供有效的依據(jù)。
1、形態(tài)學特征
(1)細胞形態(tài)
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外形大小、形狀、排列等,細胞構造,革蘭氏染色反應,能否運動、鞭毛著生部位和數(shù)目,有無芽孢和莢膜、芽孢的大小和位置,放線菌和真菌的繁殖器官的形狀、構造,孢子的數(shù)目、形狀、大小、顏色和表面特征等。
(2)群體形態(tài)
通常是指以下情況的特征:
1)在一定的固體培養(yǎng)基上生長的菌落特征:包括外形、大小、光澤、黏稠度、透明度、邊緣、隆起情況、正反面顏色、質地、氣味、是否分泌水溶性色素等。
2)在一定的斜面培養(yǎng)基上生長的菌苔特征:包括生長程度、形狀、邊緣、隆起、顏色等;在半固體培養(yǎng)基上經穿刺接種后的生長情況。
3)在液體培養(yǎng)基中生長情況:包括是否產生菌膜,均勻渾濁還是發(fā)生沉淀,有無氣泡,培養(yǎng)基的顏色等。如是酵母菌,還要注意是成醭狀、環(huán)狀還是島狀。
2、生理生化反應特征
(1)利用物質的能力
包括對各種碳源利用的能力(能否以CO2為唯1碳源、各種糖類的利用情況等)、對各種氮源的利用能力(能否固氮、硝酸鹽和銨鹽利用情況等)、能源的要求(光能還是化能、氧化無機物還是氧化有機物等)、對生長因子的要求(是否需要生長因子以及需要什么生長因子等)。
(2)代謝產物的特殊性
這方面的鑒定項目非常多,如是否產生H2S、吲哚、CO2、醇、有機酸,能否還原硝酸鹽,能否使牛奶凝固、凍化等。
(3)與溫度和氧氣的關系
測出適合某種微生物生長的溫度范圍以及它的適生長溫度、zui低生長溫度和zui高生長溫度。對氧氣的關系,看它是否為好氧、微量好氧、兼性好氧、耐氧還是性厭氧。
3、生態(tài)學特征
生態(tài)學特征主要包括它與其他生物之間的關系(是寄生還是共生,寄主范圍以及致病的情況)。在自然界的分布情況(pH情況、水分程度等)、滲透壓情況(是否耐高滲、是否有嗜鹽性等)。
4、血清學反應
很多細菌有十分相似的外表結構或有作用相同的酶(如乳酸桿菌屬內各種細菌都有乳酸脫氫酶)。雖然它們的蛋白質分子結構各異,但在普通技術下(如電子顯微鏡或生化反應),仍無法分辨它們。然而利用抗原與抗體的高度敏感特異性反應,就可用來鑒定相似的菌種,或對同種微生物分型。用已知菌種、型或菌株制成的抗血清,與待鑒定的對象是否發(fā)生特異性的血清學反應來鑒定未知菌種型或菌株。該法常用于腸道菌、噬菌體和病毒的分類鑒定。利用此法,已將傷寒桿菌、肺炎鏈球菌等菌分成數(shù)十種菌型。
5、生活史
生物的個體在一生的生長繁殖過程中,經過不同的發(fā)育階段。這種過程對特定的生物來講是重復循環(huán)的,常稱為該種生物的生活周期或生活史。各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史。在分類鑒定中,生活史有時也是一項指標,如黏細菌就是以它的生活史作為分類鑒定的依據(jù)。
6、對噬菌體的敏感性
與血清學反應相似,各種噬菌體有其嚴格的宿主范圍。利用這一特性,可以用某一已知的特異性噬菌體鑒定其相應的宿主。
7、細胞壁組分分析
細胞壁組分分析先應用于放線菌分類中,把它作為區(qū)分“屬”的依據(jù)。近年來,有人對18個屬的放線菌的細胞壁進行了分析,根據(jù)細胞壁的氨基酸組成,將其分為6個細胞壁類型,又根據(jù)細胞壁的糖的組成分成4個糖類型,在此基礎上,結合形態(tài)特征提出了相應的科屬檢索表。
8、紅外光譜
一般認為,每種物質的化學結構都有特定的紅外光譜,若兩個樣品的吸收光譜wan全相同,可以初步認為它們是同一種物質。因此,紅外光譜技術被應用到微生物的分類中。它先后對芽孢桿菌、乳酸菌、大腸桿菌、酵母菌進行分類,近年來又應用于放線菌分類中。
根據(jù)有關學者的試驗表明,這種方法簡便快速,樣品少,結果較好,不僅可以初步了解各屬菌的細胞成分的化學性質,同時也有助于微生物間系統(tǒng)發(fā)育關系的探索。它也有不足之處,借助于紅外線光譜區(qū)分屬內的種和菌株是困難的,可以作為“屬”的分類特征。
原創(chuàng)作者: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